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交人在黔东南州奏响建设“三部曲”
发布时间:2020.10.1    阅读数:46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这个曾被国际旅游年会列入世界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十大旅游景区之一的地方,一条宽敞的景观快速路即将通车,中交人用心奏响的建设三部曲飘荡在凯都项目上空,并凝成了建设者送给黔东南州最美的乐章。

第一部——“披荆斩棘之曲

凯都快速路是一条连接黔东南州和黔南州两州州府的重要道路,是两州的运输大通道和大动脉,是两州经济开发的纽带,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建设过程中,为保证工程质量、安全顺利进行,建设者们一路攻坚克难,奏响了工程人的披荆斩棘之曲。

贤表1号、2号大桥位于一、二分部交界处,两座大桥均斜向跨越山谷,同排桩基桩顶标高落差高达20余米,高度超过40米的墩柱28根,是典型的高墩、高空施工作业。地质条件复杂,横、纵向施工便道及施工平台修筑难度大,安全管控难度大,施工质量要求高,施工组织困难,是全线重点节点、控制性工程。面对重重困难,建设者们迎难而上,他们一面不断调整优化施工方案,一面严格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加强质量管控,更是在面临雨季施工时,做到及时动态调整施工计划,实时跟进资源配置,创造了全员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20199月,两座大桥的顺利贯通。

因项目属市政快速路,全线和当地交叉路口有57个,均是当地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社会车辆较多,施工过程中交通安全隐患较大,施工处于不封闭状态,尤其是一部分施工点需要边导改边施工,且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对当地车辆通行的影响和降低安全风险,采取夜间车流量较小的时段进行施工,这既加大了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又给安全保通的措施执行和动态维护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为此,项目采取领导班子身先士卒,轮番上阵带班蹲点组织施工。另外,为了对其余路口及施工路段、成型路段更好的进行管控,项目导改实行主线与辅路分离、施工车辆与社会车辆分离、施工段与成型路段分离,各村口与辅路交接处设警示牌等措施进行管控。为保证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项目在导改施工的各个施工点均安排了专职安全员全程蹲点值守,确保线路通畅、通行有序。功夫不负有心人,凯都项目安全顺利地完成了一个个节点施工任务。

第二部——“别具匠心之曲

在凯都项目的建设中,中交人们在紧张有序地施工中,坚持从小处着眼,不断改进完善施工方案,并通过实践及时转化为技术成果,奏响了这凝聚着工程人智慧和创新精神的别具匠心之曲。

在工程人勇于创新的不懈追求下,凯都项目获得了四项局级优秀QC成果奖,一项局科技进步奖,一项局级工法,四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众多创新成果中,最耀眼的要数石料加工场增设传送皮带料斗装置直接装车转运的创新发明。

说起石料加工场增设传送皮带料斗装置的发明,碎石加工协作队伍负责人杨强一脸的得意,直到现在,他还逢人就说自己有了国家专利。原来,这个装置最初的构想确实是杨强提出的,他从沥青拌合站成品料仓得到灵感,便立马和项目部沟通,经过项目和施工队伍的通力协作,多次试验后,将此装置正式投入生产中。此装置是在碎石传送带尾端下增加一个收集箱。收集箱底板设置卸料口,卸料口通过液压装置进行卸料口开关控制。收集箱整体由立柱支撑,收集箱高于运输车辆。车辆进行碎石运输时,车辆需行驶到收集箱下部,通过控制液压装置开关进行碎石装车。石料场碎石收集箱可利用废旧钢板焊接而成,焊接完成后涂刷油漆,张贴反光条等安全标识。每个传送皮带下增设一个收集箱,成本低廉,占用空间小。利用收集箱对运输车装料时,每车至少能节约2分钟时间,石料加工总工期能缩短约40天,且操作简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传统施工的扬尘污染和减少石料运输二次倒运费用。

凯都项目全员重视创新,不仅在新发明上勤动脑筋,还善于在现有新技术上进行小改良,在施工中达到更好的效果。预制T梁智能化手机遥控自动喷淋养护系统便是在原有预制T梁自动喷淋养护系统的基础上加装手机遥控,操作者可下载手机APP进行远程操作,比原系统操作更加智能便利,大大解放了劳动力。

第三部——“大爱无疆之曲

工程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职责担当,但是凯都项目的中交人却在弘扬交融天下、建者无疆的同时,主动担负起央企责任,为地方办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实事,奏响了大爱无疆之曲。

在凯都项目一分部驻地毗邻的淑里小学,一到上学放学时间,孩子们或三五成群结伴而行,或欢欣雀跃跑跑跳跳,却不知在中交人来之前这里是怎么的泥泞艰难。当看到孩子们在下雨天一脚深、一脚浅地踩在满是泥水,不足30厘米宽的田埂路上,一个不留神摔地满身是泥,这深深触动了一分部项目经理苟敏的心。他当即与项目领导班子开会沟通,并很快联系上了学校和政府,表示愿意修建一条通往学校的路。在项目刚刚进场,既没材料又缺人力的条件下,项目克服重重困难,仅用16天的时间便完成了道路施工,得知学校的实际情况后,还为学校捐赠了一直短缺的音响和部分教材设备。为了感谢中交叔叔,孩子们自发的将这条承载着他们梦想和希望的道路命名为中交爱心路,并将路牌树立在道路旁。

 凯都项目自进场以来,自觉担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发展不断伸出援手。在六一前夕,主动为项目驻地附近的4所小学中140名贫困学生捐赠运动服和学习用品;为当地群众开放施工点设立的清凉驿站,在暑天送去清凉;疏通被垃圾堵塞的灌溉水渠,助力群众春耕;农户土豆滞销时,帮助当地农户分销土豆近万斤;连年在八一建军节之际,为抗战老兵送去生活用品及慰问金;经和当地政府沟通,为不能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工作岗位累计1000余个,大大缓解了地方的就业压力;引入25名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工人参与施工生产工作并传授施工技艺,让他们都有了一技之长,用实际行动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捐赠口罩、消毒水等防控物资,和村干部一起上门排查疫情,协助地方做好防控工作……他们用这一桩桩他们嘴里的小事温暖了群众们的心。

动听的乐章要用心演奏,中交人用迎难而上的勇气,精益求精的态度,扶困济危的仁心在黔东南州奏响了打动人心的三部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用心的中交人必将在固基修道、履方致远的道路上,奏出越来越华美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