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地处黔东南的凯都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三公局四公司作为修建道路的重要力量挺进祖国的大西南。
三年来,凯都人,充分发挥央企责任担当,为助力当地跨越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年来,凯都人发挥自身优势,为黔东南的教育、环保、交通、旅游、民族团结的大发展画上了浓妆重彩的一笔。
疫情之下 凸显使命担当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凯都人把疫情防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第一时间启动”战时”应急工作机制,迅速制定强化防疫保障,各级领导坚守岗位、高效应对,统一指挥支援服务黔东南疫情防控工作。
踊跃捐款捐物,同心抗疫渡难关。在疫情严重、物资紧缺的紧要关头,凯都项目党总支全力配合当地政府的工作,积极捐款捐物,同时与当地政府联防联控,做好人员的登记排查工作,并做好各类防控物资发放。
项目党总支书记贾伯良说,支援当地建设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中交人的责任与使命,我们要顾全大局,勇于担当,在关键时刻顶的住、冲的上。
从“输血”到“造血”培育黔东南内生发展动力 ·
黔东南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延绵,大自然在赋予当地优美自然环境的同时,也为日后当地交通受限,经济发展滞后埋下伏笔。
凯都项目自入场以来,高度重视当地扶贫工作,一方面精心组织开展以“建好一项工程、造福一方百姓、扶持地方发展、共建企地和谐”为主题的爱心系列活动,先后为淑里小学修筑一条长180米宽3米的混凝土“爱心路”和捐赠教学音响一套,并为宣威镇四所学校的140名贫困家庭学生提供运动服。据统计,项目为助力当地教学发展,累计捐赠款项达20余万元。
另一方面项目从带动就业入手,助力当地脱贫攻坚。据了解,项目自入场以来先后为当地提供了近1000人岗位需求,并为他们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持,使得每一位在项目的当地务工人员都能学到一技之长,项目还鼓励当地的劳动力参加公司其他项目的建设,有力带动了当地的就业率。
此外,项目还积极助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地每至旅游旺季都会人满为患,景点的停车场无法满足巨大的车流量。项目在保证安全以及不耽误施工的前提下,将部分场地借于当地旅游区作为临时停车场,缓解了当地旅游业的压力。
深耕扎根 共结企地鱼水情
如果你来到凯都项目,你就会见到总部以及各分部的荣誉墙上挂满了锦旗,这些都是当地政府、村委会以及当地村民自发送来的锦旗,而这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是企业与当地的一个故事。
在七八月份,黔东南最炎热的时候,也正值凯都项目大干之际,凯都二分部项目经理秦拓正在工地上指导施工,突然看见远处山坡上有一位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在向下面的施工人员招手,他们立马跑过去询问情况才得知小男孩儿的爷爷在地里劳作中暑了,秦拓和其他员工一道把老人家背下山,并及时送到镇里的卫生院进行救治。
因为此事,项目发现七八月份正值农忙时节,而这儿的山路曲折、路途遥远,再加上天气炎热,中暑是时有发生的事情。考虑到这种情况,项目当即决定标段内安设很多“清凉补给站”,站点的设置也结合了当地村民的务农途径,并对他们开放。此举措可谓是一举两得,既解决了夏天施工宜中暑的问题,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方便。
随着企业与当地情谊不断深入,可以预见,黔东南地区潜力将会不断激发,未来会有更多的中交人参与到当地各项建设的序列中,为带动黔东南地区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