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型冠状病毒在全国蔓延以来,鄞玉项目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听从集团号召,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在收到集团下发的防疫复工的指示,第一时间进入战备状态,集结党员先锋队,安排部署各项疫情防预工作,号召项目全体成员“珍爱生命、加强防护”“服从大局、听从指挥”“落实责任、严防死守”,扶正项目人员疫情面对及防御的态度,树立与病魔斗争的坚强意志,群策群力做好各项防控防护工作,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近日,在集团“两先一优”、抗疫先进表彰评比中,鄞玉项目党支部以优秀的防疫复工表现荣获“中交集团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基层先锋队”,党支部书记李晓荣获“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党员示范岗”。
科学部署,成绩突出
在疫情防控的重要节点和抢占复工复产的“窗口期”,鄞玉项目提高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关于疫情防控和促进项目施工建设提质提量的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公司审批通过的复工复产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做好质量目标、标准和控制的具体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根据疫情和当前施工建设情况,不断优化施工的方案编制、安全技术检验和监督落实等方面工作,确保项目的施工建设进度进一步提高。
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鄞玉项目2月18日正式开展钢板梁架设、桥面板安装、路基施工等三大施工区域,实现局部复工,2月底增设高强螺栓施拧、湿接缝浇筑、现浇桥面板施工等5个施工区域,实现全面复工复产,成为台州市首个实现复工复产的省级重点公路工程项目。同时,在实现复工复产后,项目部如履薄冰,紧盯全国和浙江省的疫情防控动态,不断调解施工生产节奏,推进科技创新建设和数字化防疫管控措施,先后引发中国日报、人民日报、浙江政协联谊报、中国新闻网、央视网、央广网、中华网、人民日报海外网等30余家国家级、省市级媒体争先报道。受到当地政府和业主的一致好评。
科技防疫,创新复工
在疫情发展的第一时间,鄞玉项目先锋队超前谋划,首先考虑到工人返岗复工的疫情监测流程和实践问题。为此先锋队成员集思广益,准备利用科技创新的力量来助力项目防疫复工。为此,他们提前在工作群里讨论“智能微型疫情监测站”的主要原理和应用实现,提前订购相关配件、编制运行程序,最终耗时20天研发出“智能微型疫情监测站”,并于正月十四投入使用,投入使用的第四天,2月18日,项目第一时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并审核通过。通过研发、完善的“智能微型疫情监测站”通过结合红外线体温检测、智能人体消毒、AI脸部识别和上班打卡功能,有效将每一位工人的体温检测、消毒、上班打卡和口罩下发等工作需要花费的3-5分钟,有效缩短至每人7秒钟。
党员先锋队研发的“智能微型疫情监测站”如果有发现体温过高的员工位于岗亭上方的报警系统会自动发出高温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对其采取防控措施;同时,每个工人的体温检测数据都会上传到项目部的网上管理平台进行大数据的整合,可参照智能云端系统观看每个工人的具体数体温数据和项目所有人员的体温变化趋势。不仅提高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效率,节省了员工到班上岗的时间,还推动了项目整体的工作进展,对公司和项目自身的防疫复工等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得到了上级党组织和当地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以科学的角度确保了项目全员身体健康,齐心协力应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稳步推进防疫复工两不误。
暖心服务,助力民工
作为台州市第一个实现复工复产的省级重点工程,在工人返岗的工作中本着“严格管理,热情服务”的原则,充分落实大批员工返岗复工人数多、需求大、难控制等重点难题。项目与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多次对接,对项目实施了工人返岗“点对点”包车补助政策,分区、分批次让工人在疫情防控期间顺利平安到岗。
工人反岗要细微之至,与政府对接协调返岗补助政策,完善工人返岗途中的疫情防控的具体措施。以党员先锋队作为迎接工人返岗的主要攻坚力量,准备了足量的口罩、测温枪、消毒液、矿泉水、面包等防疫和生活物资,对专车内外进行了反复消毒;统一按照50%的乘坐率,在最后一排设置疫情隔离区,确保工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乘客隔位、分散就坐,54人的长途大巴只乘坐了26名工人;在上车前后和乘坐途中每5个小时对工人进行一次体温检测工作,时刻关注乘坐人员的身体状况。最终,在先锋队的带领下,鄞玉项目于3月10日实现450余名工人“零感染、零症状、零病例”全部返岗复工,全面实现复工复产。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宗旨的直接体现,是项目工程建设平稳顺利推进的直接保障,开年以来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攻坚战中,鄞玉项目坚守初心、不辱使命,用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基层党组织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